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三国将军本纪 > 第五章 战前

第五章 战前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虽然董卓提出的迁都之议没有得到朝廷大部分人的认同,但是迁都的决策还是确定了下来。

二月十七日,皇帝刘协及一帮朝廷官员前往长安,至三月五日(前后历时十八天),抵达长安。

在这次迁都行动中,还有大量兰台(兰台为东汉政府皇家图书馆。)书籍转移至长安,途中因为大雨的缘故,道路泥泞难行,有一半的书籍被抛弃焚烧,这是非常可惜的事。司徒王允整理剩余的书籍,分门别类,儒家经典书籍的传承,王允是有功劳的。

当时董卓留在雒阳,屯兵于毕圭苑以防御反董联军,而长安朝廷的内外事务都交给王允来处理,王允顺从董卓,董卓也对王允推心置腹,对他没有隔阂和怀疑。(王允后来背叛董卓应该是看到董卓背弃了门生故吏制度、滥杀无辜之后。)

《太平御览·卷619》引《风俗通》:董卓荡覆王室,天子西移,所载书七十车,遇雨道难,分半投弃,即于处烧燔,麋为灰秽。

范书《王允传》:及董卓迁都关中,(王)允悉收敛兰台、石室图书秘纬要者以从。既至长安,皆分别条上。又集汉朝旧事所当施用者,一皆奏之。经籍具存,允有力焉。时董卓尚留雒阳,朝政大小,悉委之于允。允矫情屈意,每相承附,卓亦推心,不生乖疑,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,臣主内外,莫不倚恃焉。

......

盖勋与董卓都是凉州人,且盖氏是凉州世家,颇有名望,所以董卓忌惮盖勋。盖勋唯一得罪董卓的事也就是写信骂他,但结果是董卓终究还是没拿盖勋报复出气,反而是处处让着盖勋。

在开战前的一次军事会议上,河南尹朱儁向董卓汇报了关东联军的军情,顺便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军事形势的见解,董卓可能是对朱儁当初拒绝做自己副手而有余怒,借题发挥,痛骂朱儁:“论打战老子懂的比你多,我还需要你教?信不信老子砍了你?!”

董卓发飙时,在场的人噤若寒蝉,朱儁自然也不敢回嘴。此时,盖勋则站出来驳斥董卓,董卓十分给盖勋面子,于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:“我是开玩笑的啦!”

盖勋竟然还不依不饶,说:“我还没听说过拿杀人当开玩笑的事!”

董卓没办法,才正式向朱儁道歉。

范书《盖勋传》:时河南尹朱儁为(董)卓陈军事。卓折儁曰:“我百战百胜,决之于心,卿勿妄说,且污我刀。”(盖)勋曰:“昔武丁(子昭)之明,犹求箴谏,况如卿者,而欲杜人之口乎?”卓曰:“戏之耳。”勋曰:“不闻怒言可以为戏?”卓乃谢儁。

(史书上有很多人敢去弄老虎的尾巴(如前文的卢植),面对屠刀时他们手无寸铁,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“主角光环”,很可能会因此丧命,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最终活下来而觉得他们当初是为了名望而去冒险,在面对强权高压时的刚正不屈,才能证明他们是真的勇士!这就是我所希望展现在书友面前们的祖先!)

......

到了三月,董卓得知袁绥接管广陵郡之事,借题发挥,以袁隗通敌,将其灭族。当然袁绍、袁术也是袁隗之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袁氏宗族共被捕杀二十余人,分别埋葬在长安青城门外与东都门内,后来又担心有人会盗走尸体,再将这些尸体转移至郿县藏起来。

(小知识:话说在两汉时选拔官员实行的是举荐制度,因此,“门生故吏”这种官场潜规则是世人所尊崇的。董卓作为袁隗的故吏,按照潜规则,他必须在礼节上屈于袁隗,结果,董卓根本不按套路出牌,直接把老领导给灭族了,这么霸道的事是两汉历史上的独一份。

董卓杀袁隗,其动机不过是畏惧袁隗会对自己不利,但是这件事与董卓杀伍琼、周毖一样,太轻率了,哪怕是将袁隗废其官职,将其软禁也好啊。汝南袁氏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所以说,董卓此举得罪了更多的人,导致更多的人投奔两袁(袁绍、袁术)的阵营,走向了董卓的对立面。甚至于董卓被刺身亡后,很多汝南袁氏的门生都去将董氏族人挫骨扬灰以泄愤。)

......

洛阳。

董卓也知道自己杀害袁隗做的太草率。

见大家都沉默不语,董卓开口问道:“今者关东之兵,诸位有何良策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